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学校要闻
NEWS
【新榜样】李勇莉:闪耀在教研一线的“璀璨明珠”
作者:杨振文 何露阳 郭凤仪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基础医学院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1159     发布时间:2019-04-12

【编者按】榜样是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多年来,学校坚持“三个全面”办学指导思想,扎根中原办高等医学教育,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教职工,培养了数万名品格优良、专业精湛、富有爱心的优秀学子。我们特报道其中一部分优秀师生人物,希望在校园内形成对标榜样、争做榜样的强大潮流。 

  

李勇莉:闪耀在教研一线的“璀璨明珠”

  

在医学课堂上,如何把复杂深奥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充满趣味?如何带领科研团队攻克难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如何妥善安排教学、科研、行政等多项工作,做到样样出色?

请看我校基础医学院的李勇莉老师!

2007年8月,李勇莉来到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组胚教研室工作,从事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她爱岗敬业,勤于奉献,践行了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有用的人才;她情系学生,甘做人梯,展示了一个师者的精神和风采,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通向成功的桥梁;她高尚淳朴,作风严谨,显示了一个榜样的风采和魅力,为身边同事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自任教以来,李勇莉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民办教育系统模范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新乡医学院“新长征突击手”、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优秀教师、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首届“十佳人物”、工会先进工作者、优秀女职工等荣誉称号。  

医学道路上的“好老师”

有一首歌这样写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这是李勇莉很喜欢的一首歌,也深深的影响了她今后职业生涯的选择。“当研究生毕业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师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个职业,而成为医学生的老师,则让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翻倍。”李勇莉回忆道。

12年来,李勇莉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承担的课程有《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病理学实验》、《基础医学概要》等。作为教研室资历相对较老的骨干教师,在教研室师资紧张人员短缺的情况下,李勇莉主动承担新课程如口腔组织病理学的讲授,积极承接新内容和比较难讲内容的教学任务如胚胎学部分,配合教研室主任开展工作,率先录制视频微课等,做好教研室分配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教学工作中,李勇莉积极听课、充分备课、认真讲课,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与不断的改革,教学水平日趋精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谈到《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工作,李勇莉介绍说:“这门课程知识点细碎且抽象难懂,但它又是所有医学大一新生最先学习的课程,它既与解剖学密切相关,又是后期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的基础,因此让学生们吃透这门课程相当重要。”为了教好这门课,李勇莉在备课时做足了功课,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资料,反复揣摩研究教学方法,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对复杂难懂的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将生活实例和临床病例引入课堂,“李老师的课能把难懂的医学知识讲的妙趣横生,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很喜欢李老师的课。”一位学生说到。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李勇莉看来,作为医学生的老师责任更加重大,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成才,这就是她的天职。年初的一段时间,李勇莉上课的时候总是感觉两腿发软身上直冒虚汗,可是她却一直坚持在三尺讲台,按时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还有一次,李勇莉在周末来平原校区参加卓越班的基础与临床讨论课,不幸的是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飞在马路上,可是想到还有学生们在等着她上课,李勇莉不顾浑身伤痛爬起来赶上班车来到了平原校区,忍着剧痛上完了一上午的课。谈到这些,李勇莉微笑的说到:“一想到有很多学生在等着我,一想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我就没有办法停下来。他们像我的孩子一样,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仍然会这样做。”  

科研工作中的“领头雁”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同样重要,全面检验着一个教师的综合能力。早在读研究生时,在导师的影响和引导下,李勇莉就燃起了做科研的浓厚兴趣。进入三全之后,结合读研期间的研究课题,李勇莉加入到学校生物与医药学科集群的肿瘤免疫方向研究团队,确立了消化道肿瘤的药物干预及机制的研究方向。

做科研的人,必须具有谨慎专注的细心、长期坚持的耐心、克服困难的决心、不怕失败的恒心,这几种特质在李勇莉身上都可以找到。刚开始的时候,李勇莉面对着很多的困难,比如教学任务较重、科研条件有限等,但是李勇莉没有被困难所吓倒,积极与科研部沟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尽可能增加实验室硬件设备,改善实验条件,调节科研经费,修改实验步骤、调整实验方案,争取在“小舞台”上“跳芭蕾”。

为了做实验,李勇莉白天做教学,晚上做科研,周末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在带领申报科研团队时,为了保证科研数据的准确性,李勇莉总是亲力亲为,记录各个细胞组的数据,比较不同条件下数据的变化,分析数据出现不同的原因。长期的起早贪黑,李勇莉的身体也受到了伤害,同事劝她注意身体别太拼命,李勇莉总是报以微笑。

李勇莉还担任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积极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建言献策,她还带领年轻教师一起做课题研究,很好的提高了基础医学院团队的整体科研能力;此外,她受邀担任大学生科研课题申报和结项评审,带领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引导同学们自主设计具体的课题方案和实验步骤,充分培养了同学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正是凭借这种干事创业的“疯狂”,李勇莉带领基础医学院的年轻教师获河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立项资助,建立了三全学院基础医学院科研团队,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6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所主持并参与各级各类项目多达10余项。李勇莉曾说过:“三全的老师做科研很不容易,但是我们的学校要发展壮大,离不开科研工作的繁荣强盛,现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好。” 

行政事务中的“急先锋”

2012年李勇莉走上了教学秘书的岗位,2014年李勇莉担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的工作岗位,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份信任和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李勇莉认为,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或负责人,既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知识来武装头脑,也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了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李勇莉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中美集团中高层管理研修班,在忙碌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之余,每月抽出一定时间参加在郑州的培训,并将所学管理学的理念方法应用到基础管理工作中。

基础医学院年轻教师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但要承担起全校所有医学相关专业几千名学生的几十门次的专业基础课,这势必会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李勇莉积极应对果断决策,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工作特点,安排工作重点,调整工作节奏,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平稳运行。

作为基础医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同时又是教学一线的专职教师,李勇莉的工作非常繁忙。可是当各项事务聚集交织在一起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李勇莉没有抱怨,总是能科学调配时间,合理的安排各项工作,“教学、科研与行政工作看似矛盾,但其本质都是‘做’事,怎么把时间分配好,把各项事情都做好,这是一门艺术。”多年来,李勇莉中午从来不午休,太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稍事休息后继续工作。临到学期末,教学考务考核汇报等工作纷至沓来,李勇莉更是忙的分身乏术,连续多年一到学期末嗓子就干哑失声,可即使这样,她依旧坚守在教学和管理的岗位,一刻都不曾停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李勇莉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在教学上要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学生,在科研上要带好团队、做好研究,在管理上要推功于上、让利于下、揽责于己,在基础医学院不但年轻教师喜欢跟她交流沟通,外聘专家教授也乐意跟她一起谈工作和生活,各科室负责人也愿意在她的带领下一起开展工作,在基础医学院形成了一种团结和谐、上下一心的良好氛围。

近几年来,基础医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组织申报的医学形态学、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组分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人体解剖学获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临床医学专业获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教学竞赛、课程大赛、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基础医学院也多人次、多门课程、多个项目获奖;基础医学院也多次获得学校的教学竞赛组织奖、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组织奖、优秀基层工会、学校目标考核优秀和创新奖等等。这些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全体基础人的付出与汗水,离不开李勇莉的耕耘与奉献。

  

十二年来,李勇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无怨无悔地耕耘在医学教育事业这块热土上,从一个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教学典范、科研带头人,为学生成才、科研建设付出了青春和心血,为部门建设、学校发展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和贡献。她以高尚的师德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她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扎实的跋涉在科研的道路上;她以永不言败的执着追求塑造了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形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李勇莉老师的学识、风范如一缕春风,吹拂着黄河之滨的医学摇篮,守护着摇篮里的新生命茁壮成长,激发着开拓者奋勇追梦的热情和力量,为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创造新成就而共同奋斗。